如果在跨境电商平台(如亚马逊、eBay 等)遭遇 TRO禁令后选择弃店,即放弃当前店铺运营并不进行进一步的应对,可能会带来以下后果和风险:
一、资金和资产的处理
-
账户资金可能被永久扣押:
-
如果美国法院已发出 TRO 冻结资金,弃店后资金可能被对方通过法律程序划走作为赔偿。
-
即使未冻结,平台可能因侵权投诉保留资金或转交至权利人。
-
库存和资产可能受影响:
-
若侵权产品仍存放在第三方仓库(如亚马逊 FBA),弃店可能导致库存无法提取,平台可能直接销毁或处置。
二、法律后果
-
可能面临进一步诉讼:
-
对方可以在 TRO 的基础上申请更强制的 初步禁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 或 永久禁令(Permanent Injunction),并继续索赔。
-
如果弃店行为被认为是逃避法律责任,可能会加重赔偿要求。
-
可能影响个人或企业信用:
-
在美国,如果 TRO 关联到个人或企业,弃店可能被视为不履行法律义务,可能导致信用记录受损。
-
平台账户被永久封禁:
-
大多数跨境电商平台对侵权行为零容忍,弃店后账号基本无法恢复,也无法重新使用相同身份注册新店。
三、对未来经营的影响
-
关联风险:
-
跨境电商平台通常会通过 IP 地址、支付方式、公司信息等判断新店是否与旧店有关。弃店后重新开店可能因为“关联”被封禁。
-
品牌声誉受损:
-
如果放弃处理侵权问题,品牌或公司可能被标记为“不可信赖”或侵权行为人,对未来业务拓展产生负面影响。
-
面临清算要求:
-
如果是公司运营的店铺,可能需要面对公司清算流程中的资产和债务处理。
四、弃店后的有限补救措施
如果已经决定弃店,可以采取以下行动,尽量减少损失:
-
与对方谈判和解:
-
即便放弃店铺,通过美国陈律师仍可主动联系权利人进行和解,支付合理赔偿金额以结束法律纠纷。
-
提取合法资金和库存:
-
在店铺弃用前,尝试清理未冻结的资金和非侵权产品库存(如果平台允许)。
-
保护个人资产:
-
避免个人或其他企业账户与侵权账户产生直接关联,以减少法律风险。
-
规避关联问题:
-
若计划重新开展业务,需更换公司信息、地址、支付方式、设备等,避免被平台检测到关联。
五、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弃店虽然看似“断尾求生”,但并不是最佳策略。以下替代方案可能更有利:
-
争取撤销 TRO:
-
如果认为 TRO 是不合理的或证据不足,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争取撤销 TRO,避免进一步损失。
-
主动和解:
-
表达合作意愿,赔偿权利人损失以达成和解协议,通常可停止进一步法律行动。
-
转移业务重心:
-
将重点转移到其他非侵权产品或合法业务上,同时解决法律问题。
六、总结
弃店可能在短期内避免纠纷,但长期来看会对资金、法律风险和未来业务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建议在放弃之前评估以下问题:
-
侵权指控是否属实?
-
资金和库存损失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挽回?
-
和解是否比弃店更有利?详情可咨询美国陈薇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