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势头日趋迅猛。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发展可谓十分迅速。
第一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的起步阶段。 这个阶段是的对外投资主要是政府为拓展经济贸易活动而建立的国有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和代表处。 投资主体多为中国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及中国冶金建设总公司等大型国有金融企业额对外工程公司。这一阶段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是非常小的。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成长阶段。 随着经济改革深入,外贸体制也相应改革。国有性质外贸公司逐步活跃为投资企业。投资区域也不断扩大,投资行业由服务业开始向资源开采,加工装配及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拓展。但本阶段由于国内市场经济秩序没有完全建立,企业自身经济效率,经营方式等方面有诸多不足,对外投资仍有一定阻碍。
第三阶段:1991年至2003年的稳步推进阶段。价格改革和企业改革使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大型工商企业以海外采购渠道和销售网络的形式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多元化”、“跨国经营”、“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等一些 ”走出去“ 战略的核心概念就提出来了。此时是战略思想”走出去"的萌芽。1996年,中央首次明确使用“走出去”的提法,标志“走出去”战略开始成型。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对外投资进入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对外投资数量及投资总额不断提高,投资行业也向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旅游餐饮以及咨询服务等诸多领域拓展。
第四阶段: 2004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及一系列法规措施出台,伴随中国经济高度发展,中国资本数量不断增加,资本已不再是稀缺。 随着各层次、多渠道的对外投资模式的建立,中国逐步发展成纯资本输出国。
现阶段,并购,投资入股现代企业发展形式也应用到对外投资当中并逐渐成为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而对外投资主体也由清一色的"国字脸“转变为”百家姓“。各种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增长更是耀眼。一个对外投资平民化的时代已经叩响中国的大门。